Friday, May 17, 2013

試讀:《146位名醫問診》

146位名醫問診俗話說得好「久病成良醫」,但是仔細想想這話其實頗值得商榷,一來要靠生病累積經驗實在划不來,二來這樣的經驗其實並不一定經得起檢驗,可能只在某種條件下成立,真要換個環境、對象恐怕又是另一回事,如此一來普羅大眾對於生病這件事不就只能自求多福?雖然說生老病死又是人人必走的一遭,但誰不想遠離疾病,長命百歲?但是如果把看醫生,研究疾病當成一般的日常活動似乎又有點奇怪,不過讀到《146位名醫問診》之後,這樣的疑慮立刻一掃而空,因為《146位名醫問診》根本就是可以拿來當作消遣時閱讀,累積醫學常識的好讀物。

《146位名醫問診》是由商業周刊雜誌所出版的,分成常見疾病篇、重大疾病篇兩冊,相信常看商周的讀者應該知道,商周曾經做過「百大名醫」的專題報導,介紹了許多醫術卓越的好醫師,這兩冊名醫問診的內容,就是由雜誌社請這一群全台各科別領域頂尖的專家,以一般病患在看診時常碰到的疑問,以問答的方式來說明相關疾病有關的疑問,這些問題不僅沒有艱深隱晦的難度,而且相當的生活化,隨手舉例如「台灣洗腎為何世界第一?」、「怎樣吃才可以避免腹部肥胖?」、「禽流感為何會致命?」,這樣的問題讓讀者不至於一開始就被艱深的醫學名詞嚇到退避三舍,加上深入淺出的問答方式,讓讀者很容易就進入情境之中,立刻就能接收到這些醫師所傳遞的訊息。

醫學進步後,專業越分越細,《146位名醫問診》一書不是依照我們看診的科別去分類,而是以國際疾病分類方式再簡化,有系統的來將所有問題做歸納,這樣的方式雖然不適合一般生病該看哪一科的參考,卻另有一種方便之處,前面說了《146位名醫問診》可以拿來當作平時閱讀,吸收常識的好書,依照書中的分類讀下來,例如「消化系統」、「呼吸系統」,一下子可以把相關的知識做個概略性的瞭解,本來身體的狀況經常就不是單一問題,有了全面性的理解相信能讓讀者對自己的身體狀況能有更多的掌握,而這樣的編排方式也讓問題活潑許多,專業的、嚴肅的、生活化的,甚至文明病相關的議題穿插於其中,讀來絕對不至於枯燥乏味。

讀過《146位名醫問診》後再回顧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是身邊的親友身上的經驗,或許相關或許無關,但總覺得長了許多知識,也許之前發生過的經驗重新來過,就能讓人更能清楚如何去面對,疾病人人避之唯恐不及,但多數人終有需要面對的一天,瞭解對手就是最好的防禦,知己知彼就算不能百戰百勝,至少在真正面臨時,不至於徬徨失措,我們面對疾病要有樂觀的態度,不就是憑藉著對它的瞭解?

話說回來,書是死的,病是活的,千萬不要以為有了書可以參考就可以萬無一失,就算書本內容再豐富,也無法將所有疾病相關問題全部網羅在內,而且每個人體質不同,各種主客觀的條件也不盡相同,過去的經驗與案例可以作為參考,但絕對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答案,如果覺得身體有異樣,還是得要找醫生,透過正規的方式做檢查及治療才對。

出版社:商業周刊
書名:146位名醫問診
作者:黃秀美

博客來網址

No comments :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