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December 24, 2017

試讀:《人生的長尾效應:25、35、45的生涯落點》

多數人對於人生道路的大方向可能有著一定的規劃,但我們可能只知道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,而沒有詳細的策略,況且在職場生態變動如此劇烈的大環境下,工作是否會被取代,中年危機是否會無預警的發生,都是困擾著我們,讓我們擔心著的問題。如果行動上就是等到發生了才來正視與面對,生活上一般事情或許影響不大,但對於工作職涯這件事若也如此隨性,遺憾的恐怕就是一輩子的人生規劃,《人生的長尾效應:25、35、45的生涯落點》提到的就是面對現代人們從職場退休年齡不斷提昇的情境下,如何因應與面對的策略。

長久以來工作佔據了我們人生時間相當大的比例,往往一天有一半的時間花在工作上,若加上現代科技帶來的改變,現今的工作型態更可能佔據了我們所有除了睡覺之外的時間,面對如此情況,對於工作的認知與規劃相形之下更為重要,作者布萊恩・費思桐是奧美全球首席人才長,對於職涯規劃有著獨到的觀察與心得,《人生的長尾效應》就是他以三十多年經歷累積而來的心得,提供給踏入職場後每一個不同世代的忠告。

《人生的長尾效應》分為三個部份,先談工作這個人生長跑中,我們所需要了解的與工作相關的知識,許多議題或許大家都曾經聽過,思考過,但或許從不曾以系統化的數據分析過,費思桐以數字分析加上個案介紹,包括職涯效益、時間規劃……,讓讀者一目了然,也提供了一種讓讀者自行評估工作的方法。第二部份則如同書名副標題所點出,25、35、45的生涯落點,若將工作生涯分為三部分,其實各有不同的目標,分別是「厚植實力」、「大展身手」、「投資傳承」,這是相當重要的概念,初踏入職場時我們需要的是增加自己的實力,才有機會在接下來的階段藉此大展身手,而達到最後階段傳承的目的,這些目標都不是漫無規劃就能達到,書中提出各種對應的方法,從在學校開始就要瞄準方向準備,藉由一定的方法來達成,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。

書中第三部分則是針對許多人困惑的議題提出討論,工作與家庭的平衡,接受國際化的工作,人與機器的競爭……,這些都是職場中常見的問題,也是許多人難以抉擇的議題,對於如何選擇,作者也提出一套看法,值得我們參考。

身為一個踏入職場接近三十年的工作者,《人生的長尾效應》讀來特別心有戚戚焉,書中所提到的情況也曾印證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,很慶幸當中年危機的年齡到來時,我很清楚若以鐘型曲線來看,四十多歲正是經驗最豐富的階段,因此沒有任何猶豫或躊躇不前,反而相信自己當時擁有最佳狀態,並且可以藉由不斷學習成長持續下去,就如同書中所提到的職場生涯規劃,只要做好準備,就不需在職場生涯擔心害怕一路跌跌撞撞了。

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程,工作絕對不是一種負擔,能透過工作一展長才,不僅是對自我的肯定,也能對社會有著一份貢獻,書中提到以學習、影響力、樂趣、報酬來評估工作效益,給了我們一個對工作有效而合理評估的機制,閱讀《人生的長尾效應》,尚未踏入職場的新人可以及早準備,已經在職涯中努力的人可以有效檢視自己,甚至重新規劃方向,而屆齡退休階段的工作者,也不妨重新思考工作的再發展或延續,只要我們願意加上適當的規劃,人人都可以從工作中得到滿滿的喜悅與成就。

出版社:天下雜誌
書名:人生的長尾效應:25、35、45的生涯落點
作者:布萊恩・費思桐 (Brian Fetherstonhaugh)
譯者:金瑄桓

博客來網址

No comments :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熱門文章